2025年,在下游需求回升、原料库存充裕的背景下,碳酸锂产能正持续释放。就在不久前,又有一个重量级项目建设进程迎来新突破,预计将在年内投产。
据龙岩市融媒体消息,位于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的“紫金锂元粗碳制备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近日迎来新进展。工厂负责人介绍,现阶段项目设备安装已完成,计划在11月进行单机试车,12月进行联动试车。
下一步,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将积极推动项目实施,督促业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计划按进度如期竣工投产。
这是继3Q锂盐湖吨碳酸锂项目投产后,紫金矿业在碳酸锂业务上的又一个好消息。
据悉,“紫金锂元粗碳制备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由紫金矿业集团全资子公司紫金锂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65亿元。项目满产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19.91亿元,年纳税153万元。
项目落地后,进展可谓“神速”。2024年11,该项目拿到施工许可证;2025年1月,项目完成桩基施工进入承台施工阶段;2025年4月,项目实现主厂房封顶;2024年6月,项目完成联合车间钢结构吊装;2025年10月,项目生产设备进场安装。
如今,该项目已经完成关键的设备安装环节,后续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项目正式投产后,紫金矿业碳酸锂业务或将进入大批量出货阶段。
资料显示,项目建设方紫金锂元的母公司——紫金矿业集团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银、钼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矿产金生产企业、第三大矿产铜和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
紫金矿业自首次涉足锂资源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只是产品却迟迟没有放量。
2022年,紫金矿业从加拿大新锂公司手中获得了LIEX公司100%的股权,进而拿下了阿根廷3Q锂盐湖的所有权;同年,紫金矿业出资76.82亿元,获得了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70%的权益;2023年,紫金矿业集团受邀与刚果矿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勘探开发马诺诺锂矿东北部项目;此外,紫金矿业还分两次共计收购了湖南厚道矿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进而拿下了湘源锂多金属矿。
坐拥“两湖两矿”,紫金矿业今年前三季度碳酸锂产量仅为1.1万吨,其中还包含藏格矿业5月以来的产量0.37万吨。
不过,今年紫金矿业已有多个项目运行逐渐进入正轨。
两个月前,紫金矿业旗下“锂业科思3Q锂盐湖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3Q锂盐湖开发项目的一期工程,计划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二期工程将把年产能提升至3万吨碳酸锂当量,三期工程产能将增至5万吨碳酸锂当量。
半个月前,道县自然资源局公布了《湖南紫金锂多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碳酸锂项目配套工程规划用地红线图批前公示》,标志着该项目配套工程即将打通审批流程关键节点,距离全面建成更进一步。
如今随着紫金锂元碳酸锂项目即将投产,紫金矿业布局五年的碳酸锂业务,终于进入放量阶段。随着其后续产能扩张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国内锂盐市场格局或将出现新变化。
矿业巨头的锂电野望
不久前,紫金矿业发布了一份惊艳市场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紫金矿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5.72亿元,同比大增57.14%。
从业务来看,紫金矿业的利润基本来自金,铜,锌,银,四种金属,碳酸锂从来不是其主要盈利点。
紫金矿业也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核心逻辑是金产量释放叠加金价上涨红利。前三季度紫金矿业矿产金产量65吨,同比增加20%;金精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41%;金锭销售均价同比上涨44%。
反观碳酸锂,从供需来看,上半年国内碳酸锂总产出约为43万吨,同比增加44%;同期碳酸锂进口量级约为12.3万,同比增加15%,碳酸锂大幅过剩格局仍将延续。从价格来看,今年价格仍旧维持低迷态势,即便偶尔出现非理性回弹,但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市场对价格非理性回升接受意愿极弱,成交行为寥寥无几,无法对价格形成支撑。
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逆势扩产,紫金矿业的目标只有碳酸锂吗?
“锂是新能源的战略性矿种,是公司董事会确定需拓展的战略性资源。”紫金矿业在首次布局碳酸锂时这样表示。新业务对紫金矿业的意义,可见一斑。
紫金矿业逆势布局碳酸锂,一方面是由于锂资源在新能源行业的战略属性;另一方面,也在提前卡位新能源战略金属,为自身向下游拓展业务做好铺垫。
例如紫金锂元,该公司旗下除“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外,还规划有“2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电池级磷酸铁项目”“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按照计划,碳酸锂项目生产的产品一部分将供给磷酸铁锂厂区使用,多余部分再进行外售。
另外,紫金矿业还在湖南湘江新区岳麓高新区建有紫金长沙新能源新材料实验基地。该项目建设期内投资达5亿元,定位为“以产业化为目的的应用型科技研发机构”,主要进行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电解水制氢以及铷铯钼等材料应用研究在内的国际前沿技术攻关。
待上述项目全部落成后,将全面推动紫金矿业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发展,助力紫金矿业资源开发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联系电话:13126904348,电子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