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博思创后,又一家以电池管理系统(BMS)起家的企业启动了上市计划。
获悉,1月4日,万创投行官微发布消息称,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特电子”)完成超亿元Pre-IPO轮融资。
消息显示,参与此轮融资的机构有鲲鹏一创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鲲鹏一创数智产业基金、澜起科技、上海金浦等,万创投行担任融资财务顾问。
华夏能源网据天眼查公开信息,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高特电子共完成四轮融资。其中两次为战略融资、两次为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银杏谷资本、士兰创投、阿特斯投资、华强资本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7月,昆仑资本官微曾公布消息称已完成对高特电子的B轮投资,积极布局储能系统环节的关键领域。
昆仑资本系中石油集团旗下资本运作平台。昆仑资本方面海透露,集团在新能源电站储能、光储一体化加油站和井场等场景中均需使用BMS,高特电子的产品“与中石油集团的新能源业务协同密切”。
资料显示,高特电子成立于1998年,核心技术为电池检测及电池管理系统,业务覆盖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一体化集控管理、储能数据挖掘与赋能等相关领域与服务。
BMS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储能解决方案中成本占比约5%。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各单体电池的工作状态,防止电池的过充与过放,是保障储能电站(柜)安全的重要防线。另外,BMS还接受调度指令,完成例如电池充放电控制、独立离网系统支持、削峰填谷以及新能源发电平滑输出等电网实际应用。
我国布局储能BMS的企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储能系统集成商,一类是专注储能BMS研发的第三方企业,高特电子则属于后者。
在储能BMS第三方企业中,高特电子为头部企业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高特电子以11.5GWh的出货量在国内排名第二位。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在2023年12月,高特电子的辅导备案已获浙江证监局的同意,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不过,按业内部分投资机构在去年11月公开的上市窗口指导政策(“光伏、储能行业公司需要充分论证技术优势,储能集成类企业明确不能上市”),当前对相关企业的IPO口子明确收紧,高特电子能否顺利上市,也仍存在不确定性。
去年7月,同样以BMS起家,并用十年跑成独角兽的企业海博思创也启动了IPO,但时至今日仍为走完上市过程;在2022年储能BMS出货量排名第四、首家挂牌上市的第三方BMS企业华塑科技,其上市之路也颇为波折。
华塑科技于2021年5月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此后历经四轮审核问询回复和落实函回复,才于2022年6月进入上市委审议会议。不过幸运的是,华塑科技赶在IPO收紧前完成了上市计划。
值得一提的,在去年5月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高特电子市场总监邸金生表示,高特电子是“国内唯一家拥有电池管理系统核心芯片和电池失效分析诊断模型核心专利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或许为其上市增添了几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