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协会服务 > 协会活动 何广 | 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研发进展

何广 | 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研发进展

9月22日,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中国电池工业网主办的“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在苏州市成功召开。

大会围绕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磷系材料、磷酸铁等前沿技术等议题,来自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共话锂电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何广 | 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研发进展(图1)

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天能集团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安徽鑫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广博士进行了以《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研发进展》为题的演讲。

何广博士的演讲从行业背景、产业/技术挑战、材料创新、企业介绍四个方面展开。他认为,碳酸锂的战略资源属性是锂电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且碳酸锂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因此,钠电池顺势凭借钠资源储量丰富、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逐步进入市场。

通过对锂电池、钠电池、铅酸电池各体系的对比可以发现,钠电池技术优势鲜明:1.钠离子电池具备更优的安全性和宽温域性能;2.钠离子电池无过放电情况,正极可以放电至0V而不影响后续使用,长期储存和长途运输优势显著;3.低温性能佳、倍率性能好;4.规模量产后,原材料成本优势显著。

目前,钠电池正聚焦于多场景探索。电动两轮车和部分低速电动车辆领域,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电动两轮车市场主流产品;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兼具成本、性能优势潜力,可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互补替代品;新能源汽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可以凭借优异的宽温域性能作为车辆的启停电池。

在产业/技术挑战、材料创新方面,何广博士主要介绍了磷酸盐NFPP材料。

当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条研发路线并行,其中层氧路线产业化有先发优势,只是磷酸盐NFPP材料后来居上。

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NFPP因其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成本可控等特性,叠加钠电在宽温域、功率特性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已经成为钠电正极材料中的“六边形战士”。不过,NFPP材料仍旧面临合成过程杂相控制难度大、吸湿性影响应能、加工工艺难度大、性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成为其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挑战。

而安徽鑫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钠电新型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研发的钠离子电池专用层氧正极材料和NFPP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处于国内技术领先水平。其依托NFPP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打造的160/170 Ah方型电芯具备高安全、宽温域、高倍率、长寿命、低碳排等特性,为NFPP技术路线大规模落地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