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4家固态电池生产线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分析

4家固态电池生产线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分析

固态电池生产线装备是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核心基础,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两方面:

技术突破: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需通过专用设备解决材料处理、极片制备、封装工艺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例如, 氧化物 / 硫化物 / 聚合物 电解质体系需适配不同生产工艺,其中硫化物路线因离子电导率高而成为主流方向,但需在全封闭环境中生产以避免与水分、氧气反应。 ‌

产业机会:材料与设备差异化需求‌:固态电池对正负极材料、电解质及辅材提出更高要求,例如 高镍三元 、 富锂锰基 正极材料, 硅基负极 、 锂金属负极 等技术迭代将推动新型材料研发与生产设备升级。

‌设备迭代机遇‌:前段需 辊压机 、 干法一体机 ,中段依赖 全自动叠片机 ,后段则用 高压化成设备 ,这些专用设备将随中试线建设加速落地而迎来爆发期。 ‌

‌政策与市场驱动‌: 工信部 2025年4月发布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国家投入60亿元专项研发资金,推动中试线建设进入关键期,预计2025-2026年将形成规模化产能,相关设备需求将同步增长。

固态电池生产线装备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主要包括以下4家:

1、先导智能

作为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设备覆盖中试线全工艺环节,已获得 宁德时代 、 QuantumScape 等头部客户订单。2025年交付的复合转印与叠片设备可适配干法电极工艺,解决电解质膜制备和电芯装配难题。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成立。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50,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先导建设有100万平方米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员工规模近20000人。

2、赢合科技

专注湿法/干法核心设备研发,覆盖硫化物/氧化物双路线,国产化率超90%。其干法分散设备适配电解质纤维化工艺,磁性异物控制达20ppb(行业平均50ppb),效率提升30%。已向国内头部企业交付中试线设备。 ‌

赢合科技创建于2006年,2015年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457,是锂电装备行业首批上市企业。产品应用于动力、储能及消费类电池等多个领域,是目前全球少数能够提供锂电池智能化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公司在全球设立了10家子公司、4大制造基地,年产能可达200亿,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3、曼恩斯特

布局湿法/干法双线工艺装备,中标头部企业项目并适配陶瓷化材料应用。干法工艺可降低制造成本,设备良率达国际领先水平,2025年订单量显著增长。 ‌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涂布技术研发、应用为核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股票上市,股票代码:301325,多年来坚持“让涂布变得简单”这一愿景,深耕涂布技术领域,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一站式涂布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4、纳科诺尔

专攻干法电极辊压与转印设备,持股40%深化与清研科纳合作。微米级辊压精度适配硫化物电解质层成型,2025年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

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人民币11196.48万元;占地面积: 113000平方米,其中生产装配车间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员工人数:700余名员工;主要产品:各类新能源电池的极片辊压机及其他用途(如高分子材料、碳纤维、粉末冶金、贵金属压延等)辊压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市场区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11月在北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832522。

来源:电池工业网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