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展上,欣旺达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系列产品首次亮相,并举办专场技术分享会。会上,公司技术专家蔡挺威博士透露相关进展,“2021年9月,欣旺达正式立项推进半固态电池研发,2024年3月完成核心技术定型,此后累计产量突破800万颗。”
蔡挺威博士表示,其半固态技术更是通过材料、结构、工艺等多维度协同创新,系统性地破解了传统电池的典型痛点,形成了四大核心优势:一、无惧低温。依托固液协同机制,在-30℃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70%以上的容量与稳定放电性能,攻克传统锂电池低温性能短板;二、安全随行。内部构筑高强度防护网络,极大提升耐滥用极限,直面挤压、冲击等严苛考验,让每一次用电体验都有“安全兜底”;三、更宽温域。突破传统锂电池“怕冷怕热”局限,实现-30℃—60℃宽温域稳定工作,完美适配家庭、户外、工业辅助等多元使用场景;四、更简工艺。打破“高技术=高成本”魔咒,搭配自动化产线(自动化率100%),实现“设计定型-规模化量产”快速落地。
早些时候,欣旺达总裁梁锐发表了题为“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析及欣旺达方案-固界面调控强化固态电池快充性能”的演讲。据他介绍,欣旺达于2015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至今已经累积了十年经验。现在在320Wh/kg和360Wh/kg上面,已经实现了小批量量产,完成了百公斤级无人机装机飞行。
今年7月,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正式确认,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并将在2027年推出第二代产品。这一时间点早于宁德时代的2030年、丰田2027年—2030年等巨头的规划。若成功实现,欣旺达将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07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中国预计将占据40%的市场份额,应用领域将从乘用车扩展至无人机、医疗设备等。未来几年,市场将进入固态电池生产线大规模的建设和投产期,固态电池设备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最先受益的环节。
来源:中工汽车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联系电话:13126904348,电子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