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楚能签下超30GWh电池供应大单!

楚能签下超30GWh电池供应大单!

经过密集的供应链布局后,楚能新能源也进入了订单收获期。

楚能新能源日前宣布,其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动力电池开发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五年内向东风柳汽提供超过30GWh的多款乘用车、商用重卡电池产品。

同时,双方还将建立联合研发机制,整合优势资源,聚焦高能量密度、轻量化、梯次利用、商用CTP等前瞻性动力技术开发,共同探索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

强强联手汽车国企

东风柳汽始创于1954年,是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5%、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的国有全资控股公司,旗下拥有乘龙、东风风行两大品牌。

自2022年“光合未来”新能源战略发布后,东风风行便计划三年内实现100%电动化,五年内停产燃油车,并提出“2025年要成为中国年轻人喜欢的新能源主流品牌”的目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东风柳汽累计销量52,679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0,320辆,商用车销量22,359辆。

事实上,这并非双方首次合作。作为东风的重要合作伙伴,楚能新能源早在2023年便通过东风汽车迈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当年工信部发布的第37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楚能新能源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将装车到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乘用车,标志着楚能新能源产品从储能、船舶领域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今年工信部发布的第39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再次新增4款楚能新能源动力电池合作车型,其中包括1款东风牌纯电轿车和1款东风牌纯电SUV,均采用楚能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此次东风向楚能新能源追加五年订单,不仅是双方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体现,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商乘并举电动化转型的生动实践。随着车企新能源转型“攻坚战”的打响,将持续助力锂电池行业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据了解,包括东风在内,楚能在乘用车领域还与一汽、北汽、上汽、广汽、长安、零跑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17款搭载楚能动力电池的车型登榜工信部公告,已实现月装车量2万台的突破。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7月,楚能新能源凭借0.52GWh装机量位列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榜第11名,并连续10个月稳居榜单前列。随着配套新车型的逐步落地,楚能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进一步提升,助其在全球锂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楚能新能源订单的爆发,是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伴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升级和价格战,电气化转型已成为顺应全球能源革命的必然趋势。

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东风柳汽果断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全力加速新能源转型,试图在新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不断突破,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也在持续提升,近年来愈发受到新能源市场青睐。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达到了81.5%,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比例来到了“二八分”。业内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超过1500GWh。

从无人问津到强势逆袭,未来技术性能不断提升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正加速全球化,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百亿采购彰显野心

楚能新能源自创立伊始就坚持“动储双修”两条腿走路,因此其在储能领域的基本盘同样十分扎实。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楚能新能源储能电池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五名。同时,其还再度蝉联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排名。

动力领域,楚能新能源在去年年初便获得了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总成项目定点通知书,随后又一汽、厦门金旅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其推出的CTP3.0方案,可在800V高压平台下实现峰值7.5C超级快充,体积利用率超80%,实现续航超1000公里。

储能领域,2025年以来,楚能新能源先后中标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中车集团、中储科技、特隆美、运达智储等多个央国企及储能系统厂家订单,并与海外客户Immersa达成了2.5GWh储能项目合作。

动力与储能市场订单向好,也让楚能新能源将扩产提上日程。目前,楚能新能源在湖北布局了武汉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内楚能新能源项目投资将达到1375亿元,研发人员突破4000人,规划产能350GWh;2025年,公司出货量有望超过60GWh,有望跻身全球锂电池企业销量十强。

为保障供应链稳定,楚能新能源还与天赐材料、常州锂源、诺德股份等多家核心供应链企业达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长期合作协议,涉及铜箔、电解液、正极材料、结构件、系统集成等多个关键环节。其中,仅与杉杉科技达成的负极材料采购订单金额便超百亿元。

上述合作的达成,既是楚能新能源为强化交付能力打造供应体系的举措,也表明楚能新能源持续看好锂电池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这不仅显著提升楚能在锂电池市场的竞争力,也有力推动了新能源全链条深度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正如代德明所说:“现在是最好的未来,楚能新能源下定了决心,储备了资源,凝聚了人才,将全力以赴扎根锂电池赛道 。”

来源:汉鼎建设集团、电池工业网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联系电话:13126904348,电子邮箱:dchslm2019@126.com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