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新闻 华友加码正极材料,三方签约!

华友加码正极材料,三方签约!

在多年前,正极材料就成为华友钴业的“第二增长曲线”。特别是收购巴莫科技后,华友钴业便详细的战略布局和战术落地,稳步推进电池材料业务的发展。

8月1日,华友钴业旗下成都巴莫举行成立十周年技术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阿坝州人民政府、金堂县人民政府与成都巴莫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既是政企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各方将重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升级、培育创新生态三大战略布局,打造“优势互补、产业共荣、发展共赢”的发展局面。

01

继续“押宝”三元材料


成都巴莫成立于2015年,是华友钴业子公司——巴莫科技在四川的重要落子,同时也是华友钴业锂电一体化业务整体布局中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

2021年,华友钴业宣布斥资13亿元收购巴莫科技。而此时的巴莫科技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12%,稳居行业第二位,华友钴业也通过这笔收购实现了三元正极业务的迅速布局。

凭借其钴镍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垂直一体化优势,新能源电池材料已经成为华友钴业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67.39亿元,产量10.17万吨;正极材料实现营收86.07亿元,产量6.52万吨。

此次与两地签约,巴莫科技显然意在深化四川业务布局。

据了解,阿坝州是四川省内锂资源重镇,当地的马尔康市可尔因地区属于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东段,是我国最重要的锂矿成矿带之一,集中了甲基卡、可尔因、木绒、党坝、李家沟多个大型锂矿床。

金堂县则隶属于成都都市圈,如今着力正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通过成都巴莫,华友钴业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已拥有10万吨正极材料产能。此前中国东方还与成都巴莫共同出资设立了金堂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可见,在国内锂电池配套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下,华友钴业正以四川为核心基点构建辐射西部地区的产业生态网络。通过在四川省内打造城市联动、城市内部分工的产业链布局,华友钴业实现了内部循环与外部协同相互赋能,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竞争优势。

过去几年,三元电池凭借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的优势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0年三元锂电池装机量占比达到了65%。时至如今,三元电池市占率不断收缩的局面在中国市场已经持续了四年,2021~2024年,国内三元电池装车占比分别为48.1%、37.5%、32.6%、25.3%。

三元路线连连“败退”,华友钴业为何还在加码?

近年来,三元正极材料厂商正面临着产品“量价两不旺”的尴尬局面。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329.2万吨,其中三元材料则下滑至64.3万吨,同比下降3.2%。

即便如此,市场对于三元材料的需求依旧高度确定。

一方面,当前电动汽车正转向市场需求为导向,中高端电动汽车也向着更长续航里程的方向发展。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三元材料的主要市场。

另一方面,高镍三元材料是实现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向上突破300Wh/kg的关键。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将为高镍三元材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加快对高镍材料的需求导入。至少在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下,三元正极材料仍是市场的宠儿。

总而言之,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路线之争远没有到终局时刻,行业巨头频频加码的背后,或许是嗅到了新的机会。

02

超高镍技术路线确定

三元电池“败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磷酸铁锂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针刺不起火”的刀片电池“10分钟补能800km”的神行Plus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短板被逐一补全,磷酸铁锂相对三元的市场优势仍在扩大。特别是在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口量为23.9GWh,同比增长48.6%;相反,三元电池出口量同比下滑了9.3%。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外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青睐,磷酸铁锂电池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风靡全球。

不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较量仍会是技术硬实力,关键技术的创新才是真正的胜负手。与磷酸铁锂补齐短板的选择不同,三元材料则更多的聚焦于释放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三元材料向超高镍发展的趋势高度确定。

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由镍、钴、锰(或铝)三种金属元素构成。其中,镍是主要的电化学活性元素,钴的作用是降低材料电化学极化和提高倍率特性,锰则是对材料的结构稳定和热稳定提供保证。通过提高镍占比,可以显著能提高比容量,有效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续航能力,并降低成本。

作为当前提高电池密度最有效的方式,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池已经逐步产业化。

何为高镍?按照镍含量的不同,NCM三元正极材料主要可以分为NCM111、532、622、811,还有能量密度更高的Ni90、Ni95以及科研层面的Ni98等。其中,镍含量在80%左右的通常被称为高镍,镍含量超过90%的则被称为超高镍。

值得注意的是的,高镍材料不仅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点,由于镍价低于钴价,高镍材料在成本管控方面也更有优势。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如超高镍三元材料已经被许多企业作为提高车辆高续航里程的商业化方案,市场空间迅速扩张,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华友钴业、格林美、厦钨新能等头部企业早早开始了布局。

以华友钴业为例,其在2024年完成多款中镍、高镍、超高镍正极材料新产品研发,成功开发多款适用于半/全固态电池的中镍高压/(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多款 4.53V高电压钴酸锂通过客户认证并实现稳定量产。

业内认为,2025~2030年是高镍正极材料的高速渗透期,届时高镍正极和高镍动力市场将开启又一轮竞争。

来源:电池工业网

网站免责申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