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锂矿企业停产的消息持续发酵。特别是宜春8家涉锂矿山企业被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后,相关企业每个举动都成为了焦点。
就在昨日,江西宜春“枧下窝”锂矿停产的传闻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矿权所有方宁德时代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称公司在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8月9日到期后已暂停了开采作业,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
虽然宁德时代强调该事项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但仍旧引发了市场震动。这一事件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逐渐扩散。
01
时间回溯至7月7日,因部分矿山将含锂矿以“陶瓷土矿”名义办理手续导致越权审批问题,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通知,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于9月30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编制。
涉及的8座锂矿分别为: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陶瓷土(含锂)矿、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含锂)矿、奉新县金子峰—宜丰县左家里矿区陶瓷土(含锂)矿、宜丰县花桥矿业有限公司白水洞高岭土矿、宜丰县花桥乡白石村化山瓷石矿、宜丰县花桥大港瓷土矿、宜丰县东槽村鼎兴瓷土矿、宜丰县同安乡同安瓷矿。
宜春被称为中国 “锂都”,在全国锂产量中占很大份额。而据测算,这些需重新审批的锂云母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产能约13.1万吨LCE。若涉及的8家矿山均因采矿证续期延迟而停产,短期内将直接影响碳酸锂产量,市场看多情绪持续升温。
此次宁德时代旗下“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陶瓷土(含锂)矿”的停产,意味着开始于一个月前的减产预期正逐渐兑现。
受此消息影响,8月1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全部涨停,价格超过8万元/吨,锂矿巨头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也直接涨停,融捷股份、雅化集团甚至Liontown、Pilbara、Mineral等澳矿企业跟涨。8月12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开盘涨幅近10%,调整后依旧维持上涨态势。
接下来,若该矿复产超出市场预期,碳酸锂则可能冲高后快速回落,若复产不及预期,碳酸锂则有望在7~8万/吨左右的价格筑底,市场拐点或提前到来。
“枧下窝”锂矿停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据了解,“枧下窝”锂矿归属于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2022年4月,宜春时代8.65亿元成功竞得“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陶瓷土(含锂)矿”探矿权。值得一提的是,彼时矿山申报的原矿种为 “陶瓷土(含锂)”,也为此次停产埋下伏笔。
该矿探矿权面积6.44平方公里,推断瓷石矿资源量96025.1万吨,伴生锂金属氧化物量265.678万吨,是宜春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按照分子量粗略估算,上述锂金属氧化物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60万吨。
完成收购后,宁德时代在该矿的基础上建设3300万吨含锂瓷土选矿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1000万吨年选原矿产能已于2023年建成,对应锂资源供给约4.2万吨LCE/年。按照去年产量测算,上述项目约占国内总产量的6%,江西产量的14%。
不过,由于“枧下窝”锂矿原矿平均品位只有0.27%,因此下游锂盐厂也采取了混配其它高品矿的方式,锂矿暂停生产对下游碳酸锂冶炼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并且从长期来看,全球锂资源供应充足,仅国内库存量便达到了14万吨,“枧下窝”锂矿的短期停产显然无法供需关系造成实质性影响。
总体来看,此次锂矿停产带来的更多是情绪上的调整,当市场情绪降温后,相关锂矿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已经开始回调。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今日开盘走低。
02
虽然此次价格上涨只是情绪面影响,但从近两个月的碳酸锂现货市场交易情况看,部分刚性采购需求正逐步推动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位于锂盐产业链中游,是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直接决定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动力电池主导的周期中,碳酸锂的需求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储能需求的双重影响,长期增长趋势较为确定。
新能源整车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十年全球第一,市场渗透率达到40.93%。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渗透率达44.3%。
放眼全球,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9.8%至950.5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1.1%,其中新能源轻型车渗透率达21.9%。业内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产量将达2358万辆,至2030年产量预计约4540万辆。
新型储能方面,数据中心对算力及电力需求的大幅提升,催生了可再生能源搭配储能电池需求。2024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在新增电力储能装机中占比达到了89%。其中,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43.74GW/109.8GWh,占全球比重58.97%。
相应的,储能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
只不过,现阶段需求方面的增量仍不足以对冲市场的疲软,碳酸锂市场或彻底告别暴利时代,进入以成本竞争和技术迭代为主导的新阶段。
首先是锂辉石提锂。凭借成熟工艺,锂辉石提锂仍占主导地位,提取工艺根据提锂采用的介质不同主要分为酸法工艺、碱法工艺。
然后是锂云母提锂。得益于露天开采规模化、天然气和辅料价格回落及低温工艺优化低品位锂云母提锂现金成本已降至6万元/吨左右,但进一步降本空间有限。
最后是盐湖提锂。这一工艺正从依靠“盐田蒸发”向“工业化连续生产”转变,盐田沉淀法,包括电渗析法、纳滤膜法、萃取法、吸附法等在内的多元新技术路径正不断落地。
随着技术竞争升级和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来源:电池工业网
网站免责申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