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安徽巡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次充电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一次公示》。
安徽巡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系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构建从“材料端-电池端-客户端-回收端”的全产业链生态聚合、全闭环发展、全域化布局机制。
此次建设的项目选址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巡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安徽巡鹰计划建设二次充电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装置(101联合车间)和设置检测室(辅助配套楼),建成后年产3600吨电池正极材料,其中包含钴酸锂3000t/a、三元正极材料600t/a。
安徽省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大省。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双双位居全国第一,集聚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
依托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车企新能源转型的北京下,大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在此驻扎,包括国轩高科、巡鹰集团等一批安徽本土企业以及弗迪电池、中创新航等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涵盖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材料、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
目前,安徽锂电池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合肥,例如国轩高科年产2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中创新航年产50GT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除合肥外,安庆、芜湖、滁州、铜陵、等地也有多个锂电产业基地,相关企业通过在安徽全省各地的布局不断提升产能,满足下游需求。
根据《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要求,将加快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推动肥西县围绕新港基地打造汽车零部件配件集中区、东至县建设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新材料生产基地、界首市建设动力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基地和汽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
安徽锂电产业依托创新驱动与生态赋能,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全国新能源版图中的重要增长极。
来源:电池工业网
网站免责申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