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池 / 材料 > 材料 甘肃4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新进展

甘肃4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新进展

据当地媒体消息,甘肃武威年产40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项目正在持续建设,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项目位于甘肃省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新材料园区内,由甘肃瑞志新材料有限公司立项实施并投资建设。项目概算投资66亿元,规划分四期建设,计划建成40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生产线及厂房。其中第一期计划分两步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能力产线。

目前,项目一期第一步年产6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项目已全面启动生产车间桩基施工和办公楼综合楼建设,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进入生产调试运行阶段。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6亿元。

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是我国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甘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了解,甘肃具有丰富的镍、钴、锂、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其中镍、钴资源储量全国第一,特别是金昌市镍产量全球第三,钴和铜产量全国第四。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甘肃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金昌、白银、兰州新区、酒泉、张掖、天水等地布局发展锂电产业链,持续推动甘肃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河西走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8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超9000万千瓦;年太阳总辐射量4800-6400兆焦/平方米。而负极材料石墨化属于高耗能工艺,1吨负极石墨化加工箱式炉/艾奇逊炉分别用0.9/1.4万度电。随着各地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速,高耗能企业的电价进一步提升,将会推升石墨化的成本,因此负极材料企业会更倾向于在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布局。

按照计划,甘肃将围绕镍钴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产业,全力提升新能源电池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致力于成为规模较大、配套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一流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来源:电池工业网

网站免责申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材料网无关。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电池材料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邮箱:dchslm2019@126.com。

上一篇
下一篇